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推進中央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改革部署后,在財政部的直接指導下,江蘇財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落實政企分開、政資分開以及國有資本所有權與企業經營權分離的改革要求,著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通過組建省級財政部門作為出資人的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將省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納入集中統一監管,以管資本的方式,盤活挖潛存量資產,促進資產優化布局、高效配置。
一、制度先行,搭建改革四梁八柱
省財政廳堅持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改革工作,多方開展調研論證,廣泛征求意見建議,研究形成了“2+4+2”的制度體系,做到夯基筑臺、立梁架柱,為改革奠定制度基礎。在頂層設計上,提請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蘇省省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改革的實施方案》,提請省政府印發《關于組建江蘇省國金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的通知》,明確改革思路,搭建監管平臺,做好總體規劃。在落地實施上,提請省改革領導小組印發《江蘇省省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所辦企業集中統一監管改革工作方案》、《關于開展江蘇省省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所辦企業資產清查工作的通知》,制定《關于明確省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所辦集體所有制企業資產清查有關問題的通知》,指導推動省級部門、單位開展企業資產清查,制定所辦企業改革方案,創新提出企業股權劃轉后出資人與監管人分離的過渡期制度設計,出臺《關于明確省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所辦企業股權劃轉后有關監管問題的辦法》,厘清省財政廳、省國金集團和原主管部門的監管權責,確保改革平穩過渡。在長效監管上,制定印發《江蘇省財政廳對江蘇省國金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履行出資人職責審批事項清單》、《關于下達2021年度高質量發展考核明細指標》,著眼建立靈活、高效、可控的國資監管制度體系,充分發揮省屬企業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揮棒”作用,推動和賦能企業加快完成改革任務,以管資本為主提高國有資產配置和運營效率。
二、穩慎推進,落細改革實施步驟
省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覆蓋企業眾多,涉及面廣、情況復雜,改革難度大。省財政廳靠前服務、主動擔當,深入一線協調推動。一是全覆蓋組織資產清查。牽頭組織114個省級部門、單位開展所辦企業資產清查,指導各部門、單位采取工商調取信息、手機APP查詢等辦法進行清盤式摸排。除高校所屬企業及地礦地勘類企業納入專項改革外,省級43個部門、單位共470戶企業納入集中統一監管改革,截至2019年年底總資產204.82億元、歸屬國有的凈資產61.8億元。二是全方位溝通改革方案。與各省級部門、單位就所辦企業改革方案進行逐一研究,面對面解讀政策、答疑釋惑,爭取改革支持。截至2021年5月,已提請省改革領導小組召開4次小組會、1次改革推進會,470戶企業改革方案全部過會審議,其中:清理關閉278戶,股權劃轉160戶,暫維持現行管理體制19戶,列入后勤服務類、培訓療養類、檢驗檢測類暫不劃轉13戶。三是全流程指導企業變更。組織涉改部門、單位召開專題培訓會,邀請省市場監管局就企業清理關閉、股權劃轉作政策解讀,聘請中介機構進駐各部門、單位,協助完成企業注銷和工商變更。會同省稅務局、自然資源廳、住建廳研究落實相關稅費減免適用政策和企業用地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辦法。四是全過程優化資產處置。建立省財政廳與省產權交易所的信息共享聯動機制,加強國有資產交易中預設受讓方資格審查,設計多輪競價交易規則,充分保障交易定價市場化,嚴防國有資產損失流失。改革期間,省產研院出讓所持企業3.72%股權,經212輪報價,成交價1.16億元,相比起拍價增值率高達114.38%。
三、組建平臺,探索資本運作模式
組建省國金集團,作為省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的重要平臺,探索從管資產到管資本的轉變,促進國有資產優化布局、高效配置。一是打牢資產整合基礎。推動省國金集團根據已批復的省級部門、單位所辦企業改革方案,梳理股權劃轉企業,按照主營業務市場化程度和相似度進行歸類,實行差異化監管,為實施企業戰略并購重組、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打下基礎。二是打破行政管理界線。授權省國金集團對轉企改制的省規劃設計集團、省招標公司、省工程咨詢公司等履行出資人職責,其中省規劃設計集團與省國金集團同為省委管理主要領導人員企業(副廳級),但從股權關系上看,省規劃設計集團為省國金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國金集團管資本不管資產、管運營不管經營。三是打通資本轉化渠道。推動省國金集團以省生態環境廳下屬6家企業資產和1.59億元環保項目資金對省環保集團出資,占股5.77%;支持省國金集團以省水利廳、省體育局下屬企業資產與省水源公司、省體育產業集團進行專業化資產重組,實現資產資本化、財政資金“撥改投”,做到資產資金投入可追溯、能問效、有收益。四是打造資本運營平臺。推動省國金集團組建持股平臺,對上市公司江蘇有線56.94%的國有股權實施集中管理,徹底解決股權結構分散、決策效率低等歷史遺留問題,資本市場對江蘇有線股權集中管理反映良好,實現了國有資本保值增值。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